防患于未然?[ 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]
釋義:患:災禍;未然:沒有這樣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(fā)生之前。
出處:《周易·既濟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
翻譯:君子應該經(jīng)常想一想有什么尚未形成的危害,并且及時防止危害發(fā)生。
擴展資料:
近義詞
一、防微杜漸?[ fáng wēi dù jiàn ]
釋義:在錯誤或壞事剛露出苗頭時就及時制止,不讓它發(fā)展。
出處:宋胡安國《春秋傳·文公九年》:“故至而特書,以示防微杜漸之意,其為世慮深矣?!?
翻譯:所以特意來寫信,以顯示防微杜漸之意,他們天下格局考慮很深。
二、有備無患[yǒu bèi wú huàn]
釋義:是事先有準備,就可以避免禍患。
出處: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三回:雖然現(xiàn)今沒有事情,然而我們總是防備的好。自古道:“有備無患”。
三、未雨綢繆[wèi yǔ chóu móu]?
釋義: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,先修繕房屋門窗。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,預防意外的事發(fā)生。
出處:明朝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:“宜未雨而綢繆,毋臨渴而掘井?!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2QZ影風網(wǎng)
翻譯:應該在沒有咸魚的時候就先修繕房屋門窗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挖井。
四、曲突徙薪[qū tū xǐ xīn]
釋義:把煙囪改建成彎的,把灶旁的柴草搬走。比喻消除可能導致事故的因素,防患于未然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防患于未然